夏秋交替季節是蟲媒傳染病的高發季節,市疾控中心昨天發佈健康固態硬碟提醒:公眾應註意防範蚊蟲叮咬,謹防乙腦、瘧疾等蟲媒傳染病的發生。圍繞著蟲媒傳染病的危害及防控,記者昨天下午專門採訪了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所長侯雨豐。
  □本報首席記外接式硬碟者 王鳳偉 實習記者 霍艷艷
  蚊蟲主要傳染乙威剛記憶卡腦和瘧疾
  蚊蟲活動高峰期為7-9月份,主要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。該病主要侵犯兒童,特別是學齡兒童。該病潛伏期一般為10~15天,可短至4天,長至21租屋天。感染乙腦病毒後,癥狀相差懸殊,大多無癥狀或癥狀較輕,僅少數患者出現高熱、意識障礙、驚厥、強直性痙攣和腦膜刺激徵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,重型患者病後往往留有後遺症。嬰兒發病時可表現為輕瀉,流涕,輕咳,喘息,嗜睡,易驚或哭鬧、驚厥,常有前囟隆起,併發症少。老年人(60歲以上患者),發病急,均有高熱,病情嚴重,出現昏迷時間早,且持續時間長,部分伴循環衰竭及腦疝,病死率高達66.6%,多併發肺內感染,尿路感染,消化道出血,心肌損害等。
  預防乙腦的關鍵是抓好滅蚊工作,同時註意消滅usb幼蟲。對於生活在鄉村的人們來說,豬是乙腦傳播的主要中間宿主,在鄉村及飼養場要做好豬的環境衛生工作,管好家禽,做好滅蚊工作。
  瘧疾是經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的,該病主要表現為全身發冷、發熱、多汗,長期多次發作後,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。
  預防瘧疾主要是控制傳染源,根治瘧疾現症患者及帶瘧原蟲者。同時應切斷傳播途徑,主要是消滅按蚊,防止被按蚊叮咬,清除按蚊幼蟲孳生場所及使用殺虫藥物,個人防護可應用驅避劑或蚊帳等,避免被蚊蟲叮咬。
  蜱蟲主要傳播細菌性疾病
  7月至11月為蜱蟲最活躍時期,傳播的疾病有:森林腦炎、新疆出血熱、蜱媒回歸熱、萊姆病、細菌性疾病(如鼠疫、布氏桿菌病、野兔熱等)。
  預防蜱媒傳染病關鍵是防範被蜱蟲咬傷。由於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、樹林中,因此人們在外出游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驅蚊液,儘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卧;註意做好個人防護,穿緊口、淺色、光滑的長袖衣服。需指出的是,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、腰部、腋窩、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,游玩結束相互檢查,防止將蜱蟲帶回家。
  人們一旦發現蜱蟲附著在身體上,不能立即用鑷子等工具將其除去,因為蜱蟲體上可能含有傳染性病原體,在受到刺激後,蜱蟲會越發往體內鑽,並加大劑量地釋放蜱蟲唾液。正確的方法是趕緊找到最近的正規醫院,叮囑醫生在叮咬處消毒後進行局部麻醉,麻醉起效後才可用鑷子將蜱蟲去除(註意蜱蟲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體內),之後趕緊進行入院觀察治療,並註射相應的抗病毒藥物,在度過潛伏期,身體無發病癥狀後再出院,若出院後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,並一定要把被蜱蟲叮咬的事告訴醫生。
  跳蚤主要傳播鼠疫等疾病
  全年均可出現以蚤為媒介的傳染病,夏秋季節最為高發。
  目前,隨著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,流浪貓狗也越來越多,地下室或地下車庫的跳蚤也越來越多,夏秋季人們更容易被跳蚤叮咬,以蚤為媒介的傳染病主要有:鼠疫、猴痘、乙型腦炎等傳染病。
  預防以蚤為媒介的傳染病,主要是對環境的治理,跳蚤主要孳生於陰暗、潮濕有動物棲居處。搞好衛生、改善環境、控制清除孳生條件,開展滅鼠,加強貓、狗等家養動物管理和個人防護,是防治蚤類的根本措施。同時,人們可噴灑殺蟲劑。就一般家庭而言,噴灑殺蟲劑後,立即離開現場。2小時以後,打開門窗充分通風換氣之後,方可進入室內。嬰、幼兒及兒童一定不要接觸殺蟲劑,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。需指出的是,在噴灑藥劑時,操作人員要註意安全,穿好防護服,戴上帽子、口罩和手套。  (原標題:夏秋之交蚊蟲咬人都挺“毒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dcsrz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